1. EachPod

《親密關係 I》 別將伴侶當成應該滿足你需求的人 | 內心衝突 |關係盲點 | 情緒成年 | 廣東話說書

Author
heythisisagnes
Published
Sun 24 Aug 2025
Episode Link
None

《親密關係 I》 別將伴侶當成應該滿足你需求的人
作者: Christopher Moon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誰痛苦,誰改變;誰改變,誰受益。親密關係裡的衝突,是過往創傷的代罪羔羊。

我們寧願爭吵,也不願意面對創傷,因為憤怒比承受心碎要簡單得多。
我們在親密關係裡最大的錯誤與盲點:我們向對方索求自尊、自我價值與歸屬感。但,這些只有我們自己能給自己。

長久以來,我們始終都誤解了親密關係:
■當我們覺得「你是我的伴侶,就該滿足我的需求」:但你在需求下所埋藏的痛楚、自我匱乏,只有自己能面對、處理;你的需求,從來不是對方的責任。
■當我們覺得「我這麼不快樂,都是因為伴侶(你)」:遷怒、怪罪伴侶是容易的,但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情緒與感受百分之百負責。
■當我們以憤怒、冷嘲熱諷或冷暴力方式,期待伴侶滿足我們的期待:但其實這些攻擊都是你的求救;只有內在受傷、不快樂的人,才會攻擊別人。

親密關係是真正的療傷之路:所有親密關係的衝突,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衝突。
我們以為是伴侶讓我們痛苦,伴侶是我們的敵人;但真正的敵人是我們的自我懷疑與否定、無價值感、無被愛感。
因此,我們能否別再用期望去束縛伴侶?我們能否坦然面對自己的陰影、武裝與痛苦,不去怪罪伴侶?

我們能否理解:
你對伴侶付出什麼,就是對自己付出什麼;而你對待伴侶的方式,就是你對待自己的方式?
因為沒有人會滿足我們的需求,沒有人會讓我們快樂,也沒有人該為我們所受的傷負責,除了你自己。

加拿大百萬暢銷書作家克里斯多福‧孟,在此書中,將親密關係分為四階段:月暈、幻滅、內省、啟示。他深刻提出當我們在親密關係裡,不怪罪對方,誠實表達自己的痛,讓痛浮上檯面。
痛苦一旦浮上檯面,兩人就可以選擇平靜地去體驗它,用愛來支持彼此,一起度過,我們也能擺脫過往對自己的負面、侷限看法,活出更真正的自己。

/
 #廣東話說書 #親密關係 #月暈幻滅內省啟示 #情緒成年

Share to: